摘要:本文探讨专业化行业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方法、模式,为中国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竞争环境下的发展提供建议。
新时代下,提升新闻媒体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并促进行业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发展新闻媒体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必要措施。2016年的新闻媒体座谈会在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原则、导向、方针等重点内容的同时,还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这是近年来众多媒体共同参与的重要课题,有的主动拥抱互联网,有的被动推出新媒体,但还有一些媒体对传统行业媒体的融合发展持悲观态度,个人认为专业化行业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有优势、有能力、有作为。
近年来,行业媒体负责人都在思考的重要内容是:时代在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在改变,我们的路在何方?笔者认为“报纸消亡论”太过悲观,传统媒体有资格、有条件去做新媒体,做媒体融合,只要“观念一变”就会“空间无限”。为认真完成媒体的责任与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对于行业报来讲,专业性是很好的优势,包括行业资源优势、行业认知优势、行业参与优势等。笔者认为行业报的机会和坦途依然存在,虽说适应、融合新媒体,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能力是最大的考验,但多年的行业认知度、行业传播力、行业影响力的本钱还在。专业媒体对于党和政府在专业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导向把握要优于一般的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对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和对专业的认知能力也要强于相关媒体。1995年,笔者所在的媒体创立,在创立之初,就将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中心与重心,始终将国家的食品安全政策作为工作依据与导向,将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己任,重视全民食品安全与健康工程,倡导全民健康饮食。在发展过程中,笔者所在的媒体被列为国务院“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指定媒体。作为一名媒体人,笔者时刻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将食品安全舆论放在首位。笔者如此,笔者所在媒体更是如此。笔者所在的媒体将“食品安全,健康人生,舆论监督,服务民生”作为报刊创立的宗旨,以鲜明的主题吸引受众群体,以优质的服务培养忠实的受众,从深加工食品与延伸产品两方面的内容入手,深化读者服务,成功发挥了媒体在食品安全宣传与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的“喉舌”作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笔者所在的媒体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第一舆论阵地,成为我国食品安全行业中最具权威性的且发行量最大的报刊。只要大家的信心还在,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抢占行业高位,引领、引导行业发展,纸质媒体、行业报刊就能够生存、能够发展。
基于专业化行业媒体的优势,其所具备的能力也强于其他媒体,包括企业引导能力、行业预判能力、产业影响能力。以笔者工作的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为例,所报道的中国食品工业分类繁杂、产业链长、产品丰富、工艺多样、专业化程度非常高,且食品安全监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社会上众多的舆论需要专业化过滤、专业性探讨、专家参与把握,没有专业知识,很难识别信息的准确性。多年来该报一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通过社会活动来强化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社区讲座等方式进行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食品行业,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强化食品安全意识,维护个人合法权益。通过正面宣传、正面引导对行业发展给予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虽然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问题依旧严峻,但是食品行业逐渐向“让群众吃得放心”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食品安全行业的媒体平台,要牢记使命,将人民群众放在重点位置上,加强对食品产业链的深入监督,为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而做出自己的努力。作为食品安全专业媒体,很好地引领了产业发展导向、服务大局,做好行业宣传。
有专业人士认为,行业报发展过程中:市场管理永远比内部管理更重要、需求管理比产品管理更重要、预期管理比效果管理更重要,要从内容提供型变为关系运营型。这正是行业报应该考虑的,特别是我们这种主题报纸,抢占市场,获得关注、提高影响力,引导行业方向远远胜过内部管理,当然完善的内部管理会提高市场管理的效率,做好市场管理的保障。同时,主动了解读者、客户需求,主动管理客户也很重要,大数据的时代,客户分析工作不难解决,只不过是没有意识,没有形成习惯。另外,现在的客户服务早已不止于新闻传播、广告刊登,已是全方位、全频道、全天候的立体服务。现在很多专业化行业媒体都在整合行业专家资源,成立智库机构,对产业发展、行业提升、企业壮大提供增值服务;都在整合产业链资源,促进产供销联合,推动资本、资金、资产结合;都在整合媒体资源,推出“两微一端”,建立多媒体、多形式、多通路的媒体融合,通过行业资本流动、宣传带动、股权变动等内容,参与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提升自己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增强为政府、为主管部门宣传推广、舆情分析、风险管理、趋势研判的能力。中国食品安全报社除出版《中国食品安全报》外,还与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版了《首都食品安全》周刊;创办中国食品安全网(www.cfsn.cn)、中国食品网(www.cfqn.com.cn)、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网(www.cfsac.cn)以及“中国食品安全报网”“中国食品安全报”“食品时报”“首都食品安全”等微博、微信公众号,包括抖音号、快手号,搭建起《中国食品安全报》融媒体矩阵。2002年,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倡议发起,在国务院多个部门的支持与引导下,由报社承办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从2003年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七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的举办是社会各界齐心协调的成果,也是确保我国食品行业安全、健康竞争的保障。目前,年会已成为我国食品领域开展的、规模最大的食品安全教育宣贯活动,为推动中国食品行业和中国食品安全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业精于勤,只要主动、努力、担当,专业性媒体还是有很好的前景,对此,有如下建议:第一、深耕行业资源。“专业报纸专业办、办好报纸为行业”,行业媒体拥有行业综合资源,对行业的熟知程度、深层领悟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要用好、整合好行业资源,做到全产业链接新闻传播和服务覆盖,通过优质服务获得经营收益。第二、提高行业权威。组建专家队伍。有一些媒体的专家资源闲置,但没有很好地整合,要建立以相关院士为首的行业专家库、信息库,进一步提高稿件专业程度和权威性。同时建立行业智库,为行业发展、行业规划、企业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第三、解决行业痛点。行行有弊端,家家有难处,行业在发展,痛点在出现。了解行业痛点,解决行业痛点就会赢得行业尊重,获得行业认同。比如食品行业发展中,有的企业缺资本、有的企业缺市场、我们可以整合资源,推荐投资方,引见电商、卖场采购负责人;有些行业缺少公众理解和公众认知,要组织科普培训、组织企业参观,通过“专栏专版”等宣传,加强正面引导,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第四、融合专业力量。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匹配,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目前电子报、客户端、公众号已是媒体的标配(目前还不要祈盼他们带来多少收益),但不是简单地配置就完事,要有专业的人、专业的思维和模式去运作,不然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就比如一个人不是配置好一套专业的高尔夫设备就是高尔夫球高手了、一个篮球爱好者有个名牌球衣球鞋就能当科比了。第五、整合行业资源。进一步推进地方合作,加强各省、市、县,专刊、专版、专栏的合作,为政府监管发声,为行业鼓劲,向各区域推荐报纸,扩大发行,让广大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行业信息、学习行业科普知识。第六、创新行业模式。根据政府需求、行业需求、企业需求,创新经营模式,增强效益贡献。通过建立数据库、专业培训、专项活动等增值服务提升为政府、行业、企业服务的能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