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网收录期刊
国 家 级学术期刊
投稿邮箱:xwwhjs2020@163.com
查稿电话:010-67729688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和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
国内刊号:CN 10-1677/G
国际刊号:ISSN 2096-787X
邮发代号:42-388
出刊周期:半月刊
投稿咨询:
王老师QQ:3532189057
刘老师QQ:2387882310
投稿注意事项:
1.点击网站网页“在线投稿”,请按说明填写,稿件以word文档格式上传;
2.稿件初审周期为1-3个工作日,请重点关注邮箱,及时留意稿件动态。
工作时间:早上9点——下午5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论文 > 当前位置
融媒体时代,党和国家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党报喉舌作用,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做好优秀文化传承,讲好中国故事,引领媒体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健康稳定发展。副刊作为党报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做好正确主流的社会主义文化坚守,成为透视社会发展真谛、坚守文化自信的重要“压舱石”。《安徽日报》自1952年创刊以来,不断创新发挥副刊多种文化属性功能,逐渐融新闻性、思想性、教育性、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与服务性为一体,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党报副刊发展之路。但是,融媒体时代《安徽日报》副刊在文化坚守中也面临着一些全新的挑战,如副刊人文性弱化、呈现局限性难以激发受众阅读热情等。因此,如何创新党报副刊创作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手段,巩固党报副刊社会主义文化“压舱石”地位,是摆在当前党报发刊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一、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文化坚守的必要性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必须要做好社会主义文化坚守,这是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文化魅力、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必要选择,也是推进党报副刊不断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文化坚守,是党报副刊的“生命线”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取媒体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便捷化、立体化。随着融媒体的深入推进,定制化媒体消费已经出现并逐渐成为潮流趋势。党报副刊必须要顺应这一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要想继续巩固自身主流媒体地位,必须要做好社会主义文化坚守。这是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的“生命线”。脱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定位,党报副刊将面临更为艰难的发展困境。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只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陶冶引领受众,才能不断巩固党报副刊喉舌地位。近些年,《安徽日报》黄山副刊在发展中始终靶向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宣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优先加强副刊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引领性建设,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场场文化“饕餮盛宴”,成为该报最具发展潜力的版块之一。>>>>(二)文化坚守,是党报副刊的“定盘星”党报副刊要想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做好社会主义文化坚守势在必行。从某种程度上看,做好文化坚守是党报副刊不断创新发展的“定盘星”。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始终保持文化定力;坚守党的主流文化阵地,才能不断提高党报副刊价值定位。融媒体时代,必须要充分运用党报副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正能量。《安徽日报》自2012年开始全面更新副刊版块,立足省情做好党的最新政策宣传,创新形式深挖百姓“急难愁盼”,成为连接地方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特别是在副刊栏目创新中,充分吸纳地方群众参与,做好群众约稿,全力讲好地方群众身边的“真善美”。以《安徽日报》黄山副刊为例,创刊40余年,已经成为地方群众了解新闻动态、抒发生活情感的重要平台。>>>>(三)文化坚守,是党报副刊的“助推器”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做好文化坚守,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受众审美千变万化,但是党报副刊必须坚守文化底色,不断克服发展中的诸多困难,赢得更多发展新机遇。做好文化坚守,就如同高手苦练“内功”,功力扎实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安徽日报》黄山副刊自创刊之日起,就不断重视练好“内功”,从办刊理念、办刊内容、办刊形式等全方面创新思路,持续奠基党报副刊发展基石。《安徽日报》黄山副刊依托信息网络平台,加大电子副刊建设,创新副刊呈现内容与方式,始终把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副刊传播主流内容,副刊受众群体不断增加,电子副刊订阅数量持续攀升。2022年10月统计数据显示,《安徽日报》电子副刊订阅数量已经达到895.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2.7%。二、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文化坚守中存在的问题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面临着全新的发展“阵痛”。传统纸质副刊呈现方式正在受到现代电子网络刊物的影响,部分党报副刊内容过于高大上,脱离群众生活实际,难以激发受众情感共鸣等。与国内其他党报副刊类似,融媒体时代《安徽日报》黄山副刊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深受新媒体冲击,意见领袖地位弱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出抖音、快手、微博等各类媒体,越来越多的受众更喜欢借助自媒体等平台获取新闻消息。副刊作为党报中最为灵活机动的组成单元,深受新媒体冲击,意见领袖地位弱化。不少受众对党报副刊中刊载的内容持有更多自我见解,容易把从其他媒体取得的相关信息带入其中,产生认知偏差甚至纠纷现象。党报副刊应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但是融媒体环境下多类媒体平台的交融互动,导致一些非主流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充斥媒体空间,冲击了党报副刊的意见领袖地位。《安徽日报》黄山副刊目前就深受新媒体冲击,部分恶意营销号凭借网络热门肆意引导社会风气潮流,屡次冲击党报副刊的主流文化阵地地位,给人们以错误的认知与导向。>>>>(二)呈现方式平面化,受众阅读热情不高党报副刊受自身局限,呈现方式平面化,多以文字播报为主,偶尔配上几幅图片,这种副刊平面呈现方式很难激发受众阅读热情。基于此,国内部分党报副刊积极向电子副刊发展转型,但是总体上看呈现方式平面化特点未能根本上得以改观,存在“换汤不换药”的现象。近些年,《安徽日报》黄山副刊在发展中也存在上述问题。2021年清明节,由于受疫情影响,不少地区要求人们网上祭奠,过绿色清明节。《安徽日报》副刊部也围绕这一主题开设“清明网络祭扫”栏目,但是该栏目开设后,响应者寥寥,相反当地部分网红开设的“网络祭奠”营销账号却十分火爆。不少受众认为网红开设的营销账号以文字配图片甚至视频方式,更能打动受众心灵,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三)部分内容过于高大上,舆论引导效应降低党报副刊作为党的重要宣传窗口,必须要重视加强党的最新理论政策的宣传,要用正能量的言论影响、引导受众,巩固社会主义文化主阵地的地位。但是,综观国内党报副刊,部分内容过于高大上,脱离群众生活实际,很难激发受众情感共鸣,舆论引导效应降低明显。部分党报副刊侧重于思想政治宣传,忽视文学趣味融入,导致群众阅读热情持续走低;部分党报副刊内容不接地气,并不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导致“服务为民”的效果不佳等。《安徽日报》黄山副刊经过十几年的改版,尽管已经做到为党发声、为民服务,但是部分副刊栏目、文章内容等也存在过于高大上的弊端,空洞的说教加上硬性的宣传等,很难触及受众心灵,如有的“好政策”“好制度”出发点非常贴民心,但是枯燥的专业术语等很难调动受众的阅读“胃口”。>>>>(四)行政干预色彩浓厚,缺乏独立市场发展空间作为党报副刊,必须要承担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职责。但是,部分地方党委和政府对党报副刊的行政干预色彩浓厚,导致很多党报副刊没有依据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实际开发相关副刊栏目。近年来,《安徽日报》黄山副刊在发展中也受到相关影响,如在改版策划中,计划加大小说类、书评影评类以及娱乐类内容的融入,积极探索该副刊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空间。但由于缺乏独立市场运营发展权力,侧重主管部门行政命令、行政政策的执行,尽管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党报副刊的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属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党报副刊创新发展空间。此外,党报副刊发展中人才短缺问题也相对突出,如部分党报副刊从业人员仍然沿用传统副刊发展思维,没有及时创新副刊发展理念,缺乏现代信息化副刊建设技术素养,副刊版面固化、内容僵化、形式单一,很难持续性激发读者阅读热情,不但不利于党报副刊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文化坚守,甚至会进一步弱化党报副刊的意见领袖地位。三、融媒体时代加强党报副刊文化坚守的对策融媒体时代,必须要持续加强党报副刊的文化坚守,始终坚持“党报姓党”“党报为民”的建设与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副刊建设新理念、新思维、新手段,始终靶向国内经济社会最新发展动态,聚焦国内外最新文化前沿,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充分巩固发挥党报副刊的喉舌功能。>>>>(一)融入多类媒体平台,巩固意见领袖地位面对自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党报副刊要学会“多条腿走路”,创新融入多类媒体平台。党报副刊不能仅仅局限于官方媒体平台,也要充分借鉴自媒体平台运营方式,积极与多类媒体合作,做好文化坚守工作。要让社会主义正能量文化在各类媒体平台不断生根发芽,进一步巩固党报副刊意见领袖地位。首先,党报副刊要积极开发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其次,党报副刊需要放下“身段”,主动走入各类媒体平台,用正向文化引导平台发展;最后,党报副刊需要始终保持红色底蕴,要敢于与媒体虚假信息作斗争,做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坚定拥护者、宣传者与践行者。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必须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持续巩固自身意见领袖地位。>>>>(二)创新副刊呈现方式与内容,提升受众阅读热情党报副刊要想做好文化坚守,必须要创新改变副刊传统呈现方式,真正提升受众阅读热情。一方面,党报副刊要借鉴抖音等自媒体呈现方式,不但重视文字呈现,更要灵活融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社会民生政策的宣传中,借助多类呈现方式激发受众阅读热情;另一方面,党报副刊要重视内容版块的设计,围绕不同受众消费特点,为其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定制化内容,如针对同一主题,可以策划散文、小说等多类呈现题材等。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的呈现方式、版块内容等只有与时俱进地创新改进,才能进一步做好文化坚守工作,为副刊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三)确保内容接地气,增强舆论引导效应党报副刊内容不能过于高大上,要确保内容充分接地气。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反映群众利益与呼声的副刊内容,才能有助于做到文化坚守,不断放大副刊的舆论引导效应。一方面,党报副刊要做好充分的受众调研,特别是要围绕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聚焦群众最为关心的社会话题,撰写相关副刊内容,有效提升受众阅读热情;另一方面,党报副刊要侧重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推介。党报副刊不但要做好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喉舌角色,也要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宣传。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是地方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财富,是彰显地方发展历史与现状的重要文化载体。做好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宣传与推介等工作,也是融媒体时代做好党报副刊文化坚守的应有之义。>>>>(四)适当减少行政干预,赋予市场发展地位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要想做好文化坚守,必须适当减少行政干预,赋予党报副刊更多独立的市场发展地位。当然,这种做法不是完全让党报副刊各行其是,也不是完全摒弃行政干预,而是要做好党报副刊的精准化行政干预。地方党和政府必须厘清自身在党报副刊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要学会抓本质、抓主流。党报副刊必须要确保本质上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至于采取何种运营管理方式要学会适当放权,让党报副刊独立制定发展策略、发展规划。只有党报副刊具备相对独立的市场发展地位,才能更便捷地融入各类文化资源,进而巩固自身文化喉舌地位,真正做到文化坚守。此外,党报副刊也需要具备前瞻性发展思维、“大副刊”建设思维,主动吸收借鉴国内外刊物创新做法、成功经验,把一些好的做法、有益经验融入党报副刊发展中,做好前瞻性副刊栏目、内容、形式等设计,更好地把握办刊规律,创出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优秀副刊品牌。四、结束语融媒体时代,党报副刊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党报副刊要想做到文化坚守,必须要积极融入多类媒体平台、创新副刊内容与呈现方式、适当赋予副刊独立发展地位、增强副刊的舆论引导效应、提升受众阅读热情。同时,党报副刊也要具备前瞻性建设与发展思维,不断把国内外刊物的一些创新做法、成功经验融入其中,创出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党报副刊品牌。
(一)文化坚守,是党报副刊的“生命线”
(二)文化坚守,是党报副刊的“定盘星”
(三)文化坚守,是党报副刊的“助推器”
(一)深受新媒体冲击,意见领袖地位弱化
(二)呈现方式平面化,受众阅读热情不高
(三)部分内容过于高大上,舆论引导效应降低
(四)行政干预色彩浓厚,缺乏独立市场发展空间
(一)融入多类媒体平台,巩固意见领袖地位
(二)创新副刊呈现方式与内容,提升受众阅读热情
(三)确保内容接地气,增强舆论引导效应
(四)适当减少行政干预,赋予市场发展地位
首页 | 征稿启示 | 在线投稿 | 查稿系统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