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
主办: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和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

国内刊号:CN 10-1677/G  国际刊号:ISSN 2096-787X  
邮发代号:42-388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网收录期刊

国 家 级学术期刊

投稿邮箱:xwwhjs2020@163.com

查稿电话:010-67729688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周日
站内搜索
期刊图片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

国内刊号:CN 10-1677/G

国际刊号:ISSN 2096-787X

邮发代号:42-388

出刊周期:半月刊


联系我们

投稿咨询



王老师QQ:3532189057

刘老师QQ:2387882310


投稿注意事项:

1.点击网站网页“在线投稿”,请按说明填写,稿件以word文档格式上传;

2.稿件初审周期为1-3个工作日,请重点关注邮箱,及时留意稿件动态。

工作时间:早上9点——下午5点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论文 > 当前位置

“党媒+党课”让党的理论“活”起来——以“红色大巴·行走的党课”全媒体党建活动为例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务。落实这一首要政治任务,需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如何在新时代推进党的理论传播、促进融合传播创新、提升传播效果?如何在融媒语境下创新形式打造可看、可听、入脑入心的党课,让党员教育的老传统焕发出时代的新光彩?本文以南通广播电视台创新开展“红色大巴·行走的党课”全媒体党建活动为例,浅析“党媒+党课”的理论传播效果。

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展示近年来南通市党的建设取得的各项成就,南通市委组织部、南通市委宣传部主办、南通广电传媒集团承办的“红色大巴·行走的党课”全媒体党建活动(以下简称“红色大巴”系列活动),自6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在行走中汲取红色力量,在奋进中书写时代华章。车窗外是历史事件发生地,红色地标和城市景观融为一体;车厢内是主讲人的同步授课,细致讲解与互动问答相辅相成,让党员在车轮滚滚中跨越江海大地、喜看沧桑巨变,体验“沉浸式”学习之旅。这种体验式的党课教学,让广大党员干部耳目一新、入脑入心。
一、精心筹划准备,推出创新举措
“红色大巴”系列活动以“红色大巴”为载体,通过组织城乡基层党员干部参观红色基地,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开展党史的宣讲,让参与者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参观特色乡村、产业园区、重大项目、科创企业、生态景观等现代化建设成果,以实地体验的方式开展理论宣讲,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市党建工作取得的成就。为使这一系列活动以全新的面貌高光亮相,南通广播电视台整合全媒体资源,做了精心准备。

(一)物料充足

“红色大巴”以红色为主基调,突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醒目标语,车厢内铺上红色地毯,10辆大巴装饰一新,营造出一种活泼、严肃的氛围。为了开展好“红色大巴”系列活动,南通广播电视台整合全媒体资源,提供定制的文化衫、帽子、口罩、拎袋、饮用水、爱家乡系列绘本等。

(二)党课丰富

南通广播电视台整合全媒体资源,邀请理论名嘴在车厢里,结合活动参加的不同对象、不同领域、不同战线的实际,进行专题备课。同时,还根据不同场合进行不同内容的授课。例如,《车间党课》,即在企业车间或重大项目建设现场,邀请参观点上的“双创”人才或重大项目建设者、参与者等,讲述企业发展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田园党课》,即在特色村落、田间地头,邀请基层优秀党员干部代表、致富带头人等,结合本地实际,介绍乡村振兴之路;《基地党课》,即在红色教育基地、特色街道社区,介绍参观点红色历史,发展现状等。同时,还准备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活动。

(三)互动有趣

“红色大巴”系列活动的组织方还准备了在参观途中、党课之余,组织红色大巴学员进行红歌对唱或全体合唱;开展《车厢配音秀》,剪辑红色电影精彩片段,请相关同志共同完成配音;开展《“强国”挑战赛》,由红色大巴学员,完成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积分的“双人答题”。同时,根据大巴发车顺序排班,组建大巴微信群,以方便党课互动、线上交流;活动组织方还准备在参与单位之间或参与单位与参观点之间,为其牵线,建立结对共建关系。

(四)线路全面

南通广播电视台与各县市区积极对接,科学规划7条主题行走线路。例如,市区线路主题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看南通“沧桑巨变”:大巴前往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让参与者漫步在揽江绿道,感受南通长江大保护成效及城市生态建设成就,聆听亲历者讲述跟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的情景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前往南通博物苑,在张謇故居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了解状元“实业救国”,发展教育、文化和社会公益事业的事迹;参观南通轨道交通建设,领略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东线主题为“追寻红色基因,感受产业崛起”,主要参观栟茶古镇红色景点大东旅社,了解苏中军区成立和如东地下党的隐秘斗争历史;参观栟茶镇隆力奇生产车间和展示中心,感受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前往南通东湖商务休闲服务区,体验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宜居之美。

(五)融媒宣传

南通广播电视台整合全媒体资源对采访报道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调集了精兵强将,组成记者团队进行深入采访,并通过“掌上南通”APP专栏、电视《南通新闻》《江海联播》《城市日历》、广播《直播南通》等品牌新闻节目,对这一系列活动进行跟踪式采访,多样化呈现、矩阵式传播、专栏式报道。活动开展3个月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二、传承红色基因,感悟辉煌历史

(一)开启红色之旅

2022年6月28日上午8时,“红色大巴”系列活动举行启动仪式。在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封春晴做动员讲话,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沈雷宣布活动启动后,7辆红色大巴满载南通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280多名党员代表,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如东和启东。南通理论名嘴赵园园、如东县委党校副校长吴金明先后围绕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飞跃、如东红色历史开展宣讲。接地气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车厢内,南通广电主持人还围绕党史知识与党员们互动问答,现场气氛热烈。党课结束后,党员代表们还分别前往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资料陈列馆、苏中抗大九分校等红色地标、党史展馆,了解革命历史、重温烽火岁月。

(二)重温烽火岁月

2022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101周年华诞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精心打造的“红色大巴”载着南通广电及南通中心血站的43名党员同志又出发了,前往启东开启党史学习之旅。一路上,寓教于乐的党史知识互动问答环节,党员们踊跃抢答,气氛非常热烈。南通市中心血站党办主任何莉表示:“这次行走中的党课直抵人心,我们在行进中切实感悟党的光辉历史,并以此为契机,为保障我市的临床用血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随后,“红色大巴”开进了苏北抗大九分校,理论名嘴、启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陆红琴以弘扬抗大精神为主题,带领大家重温烽火岁月,了解革命历史。参加活动的党员同志纷纷表示,通过亲身所闻所见,加深了对伟大党史的理解。尤其是参观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旧址纪念馆后,更加深刻体会到我党革命事业的伟大和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追寻共色印记

2022年7月28日上午9时,“红色大巴”载着崇川区税务局31名军转干部、党员代表再次发车如东。打卡如东栟茶古镇、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资料陈列馆、洋口港阳光岛等地,在行进中学习党章党史、感受发展沧桑巨变。大东旅社作为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曾为苏中军区四分区传递情报、运送物资、护送首长,完成了许多特殊任务。解放战争时期,镇上军统特务经常在深夜到旅社突击检查,旅社经理谨慎应对,掩护地下党组织接头的人员,这个故事就是电影“51号兵站”的原型。记者将话筒伸向崇川区税务局机关党委党组的涂颖,她深有感触地说:“我不仅领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魅力,而且在活生生的故事和优秀的党员身上看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品质,我要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更严格要求自己,甘愿吃苦、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
三、领略城市发展,感受沧桑巨变

(一)重走总书记足迹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2022年7月22日,“红色大巴”载着南通广电及南通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的40名党员同志,开启了南通市区的学习之旅,通过面对面的体验教学,感受南通的沧桑巨变。此次旅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时的足迹,让大家一起感受南通的沧桑变化。车厢内,红旗飘飘,主持人唱起《映山红》,让红色大巴气氛达到高潮,也通过这样的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让党史学习入心入脑。南通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对南通的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努力奋斗,发扬敢为人先、包容汇通的精神,为我市的公益福利事业和南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感受沧桑巨变

这趟“红色大巴”之旅,还开进了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南通博物苑等地,感受南通长江大保护成效及城市生态建设成就,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还试乘了南通轨道一号线的相关路段,领略了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记者还采访了“红色大巴”系列活动主讲人黄正平。“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走出单位,走向江海大地,沿着红色的线路、历史的线路、总书记走过的线路,来感受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我们南通各方面建设取得的成绩,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中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的视察讲话,这样的学习活动更贴近实际,耳闻目睹,身临其境,效果特别好!”黄正平表示。课后,党员同志们重温了入党宣誓仪式。

(三)牢记总书记嘱托

在张謇为缅怀恩师翁同龢而修建的虞楼里,大家感受到二人的家国情怀与师恩永怀。在五山自然科普馆,大家认真聆听了科普老师的现场讲解,在“绿色宝库”中感受南通的生物多样性。记者抓住机会,进行现场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南通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这座‘万亿之城’,走出了一条保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依然良好、不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教诲,为南通的可持续发展,为把南通打造成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精美画卷,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四、激发南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
进入8月,南通市医疗保障局、南通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南通移动公司等单位的党员干部纷纷乘坐“红色大巴”开进如东、启东、崇川区等,踏上红色之旅,让各位党员在旅途中感悟党的光辉历史、感受南通的沧桑巨变,激发“江海铁军”精神。南通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记者不但连续性地进行报道,而且每一次报道都有新意。

(一)听名嘴授课,强理想信念

党员干部们集中乘坐“红色大巴”前往启东、如东,听“江海名嘴”讲述抗大九分校发展历程,聆听“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历史细节,现场接受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深入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不少参加活动的党员同志表示,党课不再是以往“教员讲、学员听、讲完就散场”的僵化模式,在这堂“行走的党课”中,让我们边听边看,喜看变化,接受教育、坚定信念。

(二)寻红色根脉,悟初心使命

党员干部们依次参观苏北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张謇垦牧教育纪念馆,了解抗大九分校的创立及革命发展历程,深刻领悟抗大精神的深刻内涵。一张张图片、一幅幅画面、一件件陈列物品,诉说着江海大地上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和不朽功绩,大家仿佛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感受着抗大九分校那段“一面学习、一面战斗”的光辉历史。

(三)游美丽乡村,观沧桑巨变

沙地圩田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启东地区沙地圩田农业系统,随着历史发展在农田水利、种植布局、农耕习俗到民居格局和民俗文化等方面逐步形成的完整体系,是全国范围内罕见的、大规模的、人为干预的滨海临江型农业文化遗产,也是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拓荒垦牧、兴办实业、造福乡梓的有力见证。医保系统党员同志在参观此地时,无不叹服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记者重点报道了学员们通过红色之旅所受的教育与体会感悟。南通移动通州分公司党总支部委员朱亮同志表示,“红色大巴”系列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通过体验学习,深切感受到南通的沧桑巨变。
五、结语
如何加强传播手段和党课学习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南通广播电视台整合全媒体资源对“红色大巴”系列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报道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通过“红色大巴”这一载体,通过“行走的党课”这一形式,让党课教育“活”起来、“热”起来;同时,南通广电传媒集团肩负“党媒”职责使命,用镜头和话筒记录城市发展,用心用情讴歌伟大时代,“党媒+党课”情景互动式党课生动活泼,手段先进、参与广泛、效果显著。

 
上一篇: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灾难性新闻现场报道提升路径
下一篇:自媒体运营策略分析与思考——以“东方甄选”为例

首页  |   征稿启示  |   在线投稿  |   查稿系统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