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网收录期刊
国 家 级学术期刊
投稿邮箱:xwwhjs2020@163.com
查稿电话:010-67729688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和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
国内刊号:CN 10-1677/G
国际刊号:ISSN 2096-787X
邮发代号:42-388
出刊周期:半月刊
投稿咨询:
王老师QQ:3532189057
刘老师QQ:2387882310
投稿注意事项:
1.点击网站网页“在线投稿”,请按说明填写,稿件以word文档格式上传;
2.稿件初审周期为1-3个工作日,请重点关注邮箱,及时留意稿件动态。
工作时间:早上9点——下午5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论文 > 当前位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的成熟对媒体产业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乡村题材短视频行业迅速成长,农产品销售渠道也得以拓宽。通过短视频媒介的传播,不仅有助于推广农产品品类、推动农业科技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文化传播、打造农村IP形象,增强人们对农村地区的关注和认同,从而促进城乡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然而,当下的农产品短视频也存在内容单调、视角单一、画面粗糙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产品短视频的创作提出创新策略,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政策+技术”双擎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提升视频传播力。一、农产品短视频叙事问题阐述>>>>(一)选题空洞,内容缺乏创新当前,农产品短视频存在着内容空洞化、商业化倾向过重、情节夸张和不实、选题同质化等诸多问题。第一,视频内容空洞。部分创作者只注重视频镜头外在拍摄的效果,缺乏对农产品背后故事的挖掘和深入展示,短视频内容单一和乏味,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第二,视频内容商业化倾向过重。部分农产品短视频急于求成,过分强调销售和宣传导向,植入大量商业广告,忽视了观众的真实需求和农产品的内在品质,而农产品短视频内容生产越是工业化和商业化,其与乡村文化价值就越是疏离;第三,视频内容夸张不实。农产品类短视频应以真实性为原则,而部分创作者为了迎合观众的短期兴趣,会夸大农产品的效益,对乡村环境采用过分美化方式呈现,制造虚假的情节和故事。这种夸张和虚假的表现方式,不仅对农产品形象有损,也会消耗观众的信任和兴趣;第四,存在选题同质化的问题。在当前环境中,存在许多博主之间相互模仿和借鉴的现象,很多创作者只是低质量无脑复制创作,大量农产品短视频内容在风格和创意方面相似,缺乏新颖的创意和差异化的观点。>>>>(二)视角单调,视频画面粗糙农产品短视频由于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制作相对容易,因此更多短视频创作者会选择从农产品领域入手。而使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叙事角度呈现农产品魅力的创作者却凤毛麟角。农村短视频拍摄受到场地等诸多因素限制,缺乏专业设备和专业视频制作知识技能培训,有些农产品短视频只会使用单一的摄像机角度进行拍摄,呈现固定视角,面对镜头进行长时间讲述,或者只在特定场景中拍摄。这种视角单一的方式在形式上较传统,缺乏吸引力,导致视频内容缺乏多样性和生动性,观众很难从中获得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三)研发滞后,包装设计陈旧农产品开发不够新颖也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农产品的开发和创新相对滞后,缺乏新潮的农产品品类和包装设计,难以满足当前年轻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许多传统的农产品,在创新和开发方面相对滞后。这些产品在形态和功能上缺乏差异化,且现有短视频呈现的农产品包装简单陈旧,对农产品包装设计不够重视,在包装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缺乏与时俱进的艺术设计和创意,导致农产品包装呈现出单一乏味的尴尬境地,限制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在视频中的镜头表现力。二、农产品短视频创新性叙事策略>>>>(一)创新发展,打造独特体验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独具创意的短视频内容总是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创作者要善于寻找多元化平台,充分挖掘更多的创意内容,才不会陷入选题模式化的桎梏中。农产品短视频创新性内容的创作方式需要选择多元化平台来实现。与三下乡学生团队合作创作是一个具有潜力的选择,让大学生参与到农产品短视频的创作中,将不同年轻人的观点和体验融入到视频中,使内容更加有新、有趣、有料。根据武汉传媒学院的报道,该校新闻传播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西”乡逐梦实践队就曾前往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西庄村进行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为抖音账号“熊书记的西庄日记”制作了10条短视频,并设计了相关海报和部分活动宣传片,同时将账号运营的经验整理成报告。通过新媒体平台效果显著地推动了乡村振兴。通过乡村短视频的创作,学生们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为乡村的发展和宣传做出贡献,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与网络红人合作也是创新内容的优选方式。网络红人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和影响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来宣传和推广农产品短视频,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和观看。“直播一晚,卖出了40万元的手工腐乳”——来自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的“90后”农村女孩曾庆欢曾创造出这样的销售业绩。在曾庆欢的直播镜头下,家乡的农副产品获得了大批粉丝支持。同时,网络红人也可以通过与农产品短视频的合作,为视频注入个性化的元素和风格,增加视频的独特性和吸引力。直播带货结合配套电商服务的方式具有更强的盈利变现能力。“80后”山东小伙武政从上海回到沂蒙革命老区,探索用电商的方式销售老区特产黄桃罐头。为了扶持武政成功创业,当地为他提供了8万元返乡创业资金,还让他免费参加了电商培训班,学习更多电商运营经验。通过直播平台的实时互动和产品展示,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质量和特色,提高了购买信心。同时,直播带货也可以降低营销成本,减去中间环节,让消费者获得更多价格优惠。寻求多元化的平台可以丰富农产品短视频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二)多元叙事,提升受众观感农产品短视频创作应当注重叙事视角的多元化,避免单一叙述视角的限制,使观众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感知和体验农产品的魅力。第一人称视角在短视频创作中指的是以创作者自己的视角、感受和参与为基础,以“我”为视角进行拍摄和剪辑,并力求展现出真实的、个人的日常生活。例如,在李子柒的短视频中,她通常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讲述、经历和完成整个过程。通过第一人称视角,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李子柒的参与感,仿佛置身其中,亲自参与制作过程,从而更好地感受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情绪氛围。第三人称视角指的是以旁观者、非当事人的视角进行记录和叙述。第三人称视角是常见且广泛使用的一种镜头视角。在拍摄短视频、新闻片、故事片等时,通常都会采用第三人称视角的方式来呈现,观众以客观公正的角度观察故事的发展,有足够的个人空间去发表对事件的看法。中国首个农村儿童成长专栏“布衣小童”的部分短视频就是以第三人称视角拍摄和剪辑真实而温馨的故事,将农村一家生活的画面拍摄下来,可以更加客观地观察故事中的情感和细节,感受其中的温暖和感动。模拟产品内容本身视角。例如,从植物的视角去感知和表达。PICO官方视频发布一则模拟生菜视角的沉浸式短视频,体验生菜从种植、生长、采摘、上市、销售、清洗、食用,最后进入马桶的一生。模拟植物本身的视角新奇有趣,当我们站在植物的视角看待世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观赏植物的生活方式和特点,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的研究和保护。通过多元的叙事视角切入,农产品短视频创作可以打破传统的单一叙述方式,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新颖的观看体验。>>>>(三)多样开发,品类包装新潮在农产品短视频叙事策略的构建中,创意开发农产品品类并带动产品包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农产品品类的创意开发和包装等方式,能真正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为解决农产品开发创新不足的问题,可以思考通过培育新品种、改良传统品种、推出特色农产品等方式,丰富农产品的品种和形态。回顾蒲江丑柑的发展历程,从2000年引入种植到201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认可,再到2020年被评为国家柑橘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如今已经建立了超过25万亩的标准化种植基地。蒲江丑柑的成名之路不仅是农业品牌化发展路径的一个典范,也是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包装和营销手段更需要跟上市场需求和潮流,深入挖掘当地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与包装设计相结合。通过视觉设计来提高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度和吸引力,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农产品品牌视觉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意愿。农产品开发也应注重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和融合,开展跨界创新。“农旅+”“农文化+”“农科技+”等方式可以创造更多创新的农产品和服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促进乡村发展。三、乡村振兴与农产品短视频传播农产品类短视频通过展示乡村的美丽风景、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及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仅有助于打破对乡村的刻板印象,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销售,还能激发乡村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和乡村经济的进步,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政策支持,夯实行业基础政策对乡村振兴的鼓励和支持为农产品短视频的传播营销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如资金支持、宣传推广、市场开拓等,促进了农产品短视频的生产和传播。此外,短视频平台抖音曾在2020年开展了“新农人计划”,为“三农”类短视频内容提供了近12亿流量资源。通过“新农人计划”以及运营培训、变现指导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扶持,为“三农”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蜀中桃子姐”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主妇形象,通过制作川渝特色菜系的农产品视频,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她的视频平台的“小黄车”和定期直播为用户的购买提供了便利,实现了从观看到下单的互动式购物体验,成功地实现了农产品短视频的营销变现。像“蜀中桃子姐”这样的优秀视频创作者,通过拍摄乡村短视频,借助国家政策扶持和平台补贴,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还推动了所在地区的共同富裕。他们是乡村发展中的佼佼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为农产品短视频的传播营销提供了有利条件,提升了乡村振兴的效果和农产品短视频传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支持可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但农产品短视频的传播效果还需要农产品生产者和短视频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内容质量、增强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二)技术提升,创新呈现形式第一,技术在农产品短视频的传播上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以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为农产品短视频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观众群体。一些视频平台支持直播功能,农产品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与观众进行即时的互动。观众可以提问、留言,创作者可以回答问题、展示农产品的制作过程等,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第二,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农产品短视频的传播者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观看时段和地域分布,从而更好地调整视频内容和推广策略,优化农产品短视频的内容和形式,增加观众的回头率和活跃度。第三,高清摄影和后期制作技术的支持。通过高清摄像设备和后期制作工具,提升农产品短视频的视觉质量和呈现效果。精美的拍摄和专业的剪辑可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分享。制作团队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创作出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的农产品短视频。四、结束语通过对农产品短视频现状的分析,只有依托农村农业的真实情况,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开展产品定位和分析,才能制作出更符合农村的短视频,设计出更符合市场的农产品包装。各类新兴技术可以帮助提升农产品短视频的传播能力,创新视频内容呈现形式,农产品视频创作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互联网知识和创新精神。对不同的农产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方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
(一)选题空洞,内容缺乏创新
(二)视角单调,视频画面粗糙
(三)研发滞后,包装设计陈旧
(一)创新发展,打造独特体验
(二)多元叙事,提升受众观感
(三)多样开发,品类包装新潮
(一)政策支持,夯实行业基础
(二)技术提升,创新呈现形式
首页 | 征稿启示 | 在线投稿 | 查稿系统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