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
主办: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和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

国内刊号:CN 10-1677/G  国际刊号:ISSN 2096-787X  
邮发代号:42-388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网收录期刊

国 家 级学术期刊

投稿邮箱:xwwhjs2020@163.com

查稿电话:010-67729688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周五
站内搜索
期刊图片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

国内刊号:CN 10-1677/G

国际刊号:ISSN 2096-787X

邮发代号:42-388

出刊周期:半月刊


联系我们

投稿咨询



王老师QQ:3532189057

刘老师QQ:2387882310


投稿注意事项:

1.点击网站网页“在线投稿”,请按说明填写,稿件以word文档格式上传;

2.稿件初审周期为1-3个工作日,请重点关注邮箱,及时留意稿件动态。

工作时间:早上9点——下午5点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论文 > 当前位置

文旅新闻策划如何出新出彩——《郑州日报》实践解析

摘要:近年来,郑州市提出以“四地”支撑“全国重地”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围绕市文旅中心工作,2023年,《郑州日报》作出了贯穿全年的多个系列文旅主题深度报道,做到了“策划不停,精彩不断”,以高质量的报道呈现和传播效果,助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本文以《郑州日报》2023年文旅主题策划报道为例,探讨文旅主题策划如何出新出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就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中原这块热土,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郑州拥有众多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2023年,《郑州日报》围绕着郑州市委中心工作,立足本土实际情况,围绕“文化强市”等主题,策划推出了多个系列文旅主题深度报道,做到了“策划不停,精彩不断”,以出色、出新、出彩的报道呈现,助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

一、融媒体时代文旅新闻策划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彰显城市的内涵、品质和魅力。未来的城市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郑州市“十四五”规划鲜明提出,要塑造都市文化气韵,提升郑州文化软实力。《郑州日报》作为郑州市委机关报,创刊70余年来,始终厚植城市文化优势,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为塑造城市文化形象、讲述城市历史文化故事贡献力量。

郑州拥有众多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这不仅是郑州做大做强文旅事业的潜力和优势所在,也是郑州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力量与责任之所在。近年来,郑州市加快建设文旅强市,加速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2023年,郑州提出要加快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积极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中华文明集中展示体系,重点打造“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全面打响“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文旅品牌。

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历史的馈赠,也是值得深入挖掘、用心书写的精神富矿。特别是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多样,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方法,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新闻策划能力一直都是衡量媒体综合能力的标准之一。近年来,《郑州日报》在专题策划报道上持续发力,推出了大量出新出彩、广受专家和读者好评的优质策划报道,大幅提高了《郑州日报》的美誉度、影响力、竞争力、公信力。

2023年,为全面展现郑州历史文化、文旅资源,树立郑州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整体形象,《郑州日报》先后策划推出了《郑“重”其事·我们身边的宝藏》《行走中原·郑州奇妙游》《天地之中·何以为中》《玄鸟生商·郑有管城》等多个文旅专题策划,并且在《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河奔流—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特刊》等综合性大型系列报道中开辟“文化强市”等主题报道。同时,还有针对2023年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2023年世界大河文明论坛、2023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等重大文旅活动的即时性策划。

这些系列策划报道,立意高远、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在出新出彩方面下足了功夫。既有对“古老商都”的精彩呈现,也有对“现代郑州”的生动表达;既有“小”切口点题、用真情入笔的亲切鲜活,也有“大”主题升华、巨笔写华章的厚重深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古今交融、生动立体的“商都郑州”。

二、文旅新闻策划报道的实践探索

郑州既是众所周知的3600年商都”,也是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古”与“今”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面貌。在这座文旅富矿中,有许多等待挖掘的故事、值得书写的篇章,这是《郑州日报》能做好文旅新闻策划的先天优势。可以做“文章”的选题多种多样,既有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有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针对不同的选题,也应有不同的策划方法,有的需要“先入为主”提前筹划、精心设置,也有的需要及时行动、快速传播。《郑州日报》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力求做到新闻产品立意好、角度新、挖掘深、可读性强、产品形式多元、传播渠道多样。

(一)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做好选题策划

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好的新闻策划必不可少。2023年,《郑州日报》主动作为、提前筹划,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梳理整合全市文旅资源,推出了《郑“重”其事·我们身边的宝藏》《天地之中·何以为中》《行走中原·郑州奇妙游》《玄鸟生商·郑有管城》等多个系列的主动性文旅主题策划报道。

在选题方面,《郑州日报》“上连天线,下接地气”,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要深入挖掘本土文旅资源,更要聚焦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使得内容具有较强的贴近性、可读性。其中,《郑“重”其事·我们身边的宝藏》系列报道对郑州历史文化、文旅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策划共分为“精神寻根”“文化朝圣”“文明体验”“国学实践”四个篇章,每篇章分上中下三篇文章,每篇文章以15002000字的篇幅,生动展现了郑州在以“四地”支撑“全国重地”建设中的优势、做法和成效。

巍巍商都,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彩,为古都郑州点亮当今、照见未来。《行走中原·郑州奇妙游》系列报道以郑州市16个县市区为区划,从小处入手,选择当地一古一今的鲜明文化元素,从某一件事、某一个人的角度来讲述郑州文化故事。策划共包括16个篇章、32篇稿件,每个篇章包括“古”“今”两部分,篇幅在10001500字,通过开展一场场跨越古今的对话,展现城市厚重多彩的文化气度。

《天地之中·何以为中》系列报道从“中”文化发展历史过程、郑州交通地位、城市精神等多个侧面深入采访,多篇章呈现。策划共包括《天地之中知大道》《一座说“中”的城市》等6篇稿件,每篇2000字左右,全面报道郑州作为“天地之中”的历史依据、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商都”是郑州最醒目的文化标识,也是郑州灿烂文化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代表。《玄鸟生商·郑有管城》系列报道进一步凸显郑州本地文化特色,重点打造“商文化”品牌,策划共包括《厚度+温度,此间风物已识君》《古韵新风,一座老城的超级IP之路》等5篇稿件,每篇2000字左右,深入挖掘管城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当代商都焕新登场新面貌。

此外,《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郑州“高质量”发展的N个切面》等系列策划报道,开辟了文化篇章的主题报道,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讲述精彩的郑州文化故事。

这些策划报道,立意好、角度新、挖掘深、可读性强,收获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例如,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新闻阅评》在对《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专题阅评中,对其中的“文化强市”篇给予较高的评价:“内容丰富,见人见事,生动鲜活。注重以群众的切身感受说话,使得报道真实可信,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二)针对重大文旅活动做好即时性策划

举办重大活动时,也是各大媒体同台竞技、比拼高下的时刻,每当此时,各大媒体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利用各种技术做专题新闻策划。2023年,《郑州日报》推出众多文旅主题策划,不仅有提前筹备的主动性策划报道,还有针对重大文旅活动的即时性策划。这些策划报道既重新闻的时效性,又重内容的深度,还重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239月前后,郑州市迎来2023年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2023年世界大河文明论坛、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2023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等多项重大文旅活动。如此密集的文旅活动扎堆举办,是多少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这既是这座城市的“高光”时刻,也是检验媒体是否具有强大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策划力的“试金石”。围绕活动,《郑州日报》及时行动,高标准策划,主动设置话题,通过开辟专版、专栏等方式,将郑州的文化光彩远播四方。

围绕着“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文旅品牌,在2023年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举办前夕,《郑州日报》先后推出《金秋九月聆听“天地之中”的文明弦音》《溯“华夏之源”见证煌煌文脉赓续》《少林功夫甲天下嵩山一派气茫茫》等三篇策划稿件,向海内外嘉宾介绍城市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元素,展示郑州文化的厚重多彩。活动举办期间,推出嘉宾专访、活动侧记、短消息等多样化的新闻产品。活动结束后,推出了《群贤毕至话旅游“天地之中”绽异彩》等策划报道。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举办期间,《郑州日报》策划推出“聚焦·中国诗歌节”专版,以多篇有深度、可读性佳的策划报道,为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呈现这一文化盛事,并以通版形式推出《诗在中原歌咏中华天地之中诗意盎然》报道,为整个策划画上圆满句号。

《郑州日报》还推出了2023年世界大河文明论坛、2023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等重大文旅活动的相关策划报道。每一系列的报道都独具亮点,如针对2023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推出了《大河气韵千重彩》《秋染长河展画卷》等策划稿件,以及盘点类专版;围绕2023年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推出了“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专版等。

这些针对重大文旅活动所做的策划报道,有古有今、见人见事见史、角度新颖、采访扎实、内容丰富、创新表达方式,既有深度也有趣味,高质量的整体呈现让人眼前一亮,有读者点赞“新颖出彩,不落俗套”。

三、形成强大合力,做好全媒体宣推

对传统纸质媒体来说,融媒体时代重大文旅主题策划报道能否出新出彩,除了看选题角度是否新颖、稿件质量是否过关等因素,还要看版面的呈现、宣传推广的效果是否到位。在组织重大文旅主题策划报道中,《郑州日报》十分注重发挥联合作战的效应,从前期策划到深入采访,再到后方编辑和宣传推广,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配合默契。

第一,集结优质采访队伍,做精做强新闻作品。稿件质量是报纸的生命线。每次推出策划报道,《郑州日报》都专门抽调骨干记者组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报道队伍,力推采访活动走深、走实、走心,力争做精、做强新闻作品,力图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出新出彩。脚下沾有泥土,笔下才有力量,报道才带“露珠”。记者多次奔赴巩义双槐树、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荥阳广武镇鸿沟等以及市内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等,采访上百位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群众,并查阅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政府文件等资料,做到采访扎实、视角新颖独特、语言生动鲜活,不仅用高品质的新闻作品,展现了郑州特色和中华文化底蕴,同时,还在重大文旅主题策划报道中增强了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

第二,后方编辑紧密配合,做精做优版面呈现。报纸的版面语言,是平面媒介展示恒定品位的重要方式之一,独特的布局结构、编排空间,是报纸特有的表现手段,精彩大气的版面呈现,无疑将增强传播效果。本文中提及的策划报道都在《郑州日报》头版中予以重点呈现,记者的新闻稿件质量佳、水准高,编辑绞尽脑汁让标题独具韵味,配发的图片优中选优精美大气,美编精心设计的题花极具辨识度。前线与后方的紧密配合,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一心,最终呈现出充满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版面效果。

第三,加强全媒体宣推,形成强大传播合力。在重大文旅主题宣传报道中,传播效果是检验新闻传播能力的重要标尺,是检验新闻传播目的的“试纸”。为增强传播效果,拓宽传播范围,策划报道在做精做强新闻作品的基础上,在发布形式上也有所创新,新闻作品以原创海报、摄影图片、精练文字、精美视频等多种形式,在郑州报业集团新媒体全平台推送、多渠道分发,报端网端协同发力,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合力。在分发时,各平台根据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对稿件进行了立体化、全方位包装,尤其是新媒体平台,更为突出视觉化表达,十分契合“读图时代”的碎片化阅读需求,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机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获取更高的关注度,做好文旅新闻主题策划不可或缺。在此背景下,新闻从业者必须主动作为,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围绕中心工作和热点话题开展选题策划,不断拓展自身的思想高度与知识边界,不断拓宽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方法,进而深化报道主题,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和读者的满意度,力争使新闻产品更加出色、出新、出彩。


 
上一篇:智能算法推送下的短视频新闻传播策略研究
下一篇:纪录片制作的叙事技巧与视觉表现形式的创新探索

首页  |   征稿启示  |   在线投稿  |   查稿系统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